正定古城的城墙及城门
“九楼四塔八大寺”说的就是正定古城内的建筑,如今四塔倚天依旧在,八寺存五,九楼留三。正定的城墙属府级规制,周长24华里,高3丈2尺,上宽2丈5尺,下宽3丈,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每座城门设里城、瓮城和月城三道城垣,月城就是在瓮城外加筑一道弯月形城墙。瓮城高度与内城相同,月城的高度则是内城的一半。2013年,正定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就说一下正定的城墙和城门。
正定最有名的城门就是正定南门长乐门,虽然修旧如新,但墙体还露有不少明代旧砖。正定大多数活动都在南门附近举行,这也是几乎所有来正定的游客首选的落脚地。长乐门指的是内城门,南边是瓮城,瓮城东辟门连接月城,月城南侧有门可出城。城外有护城河,再向南就是南关古镇及明代广济桥,之后就到了河北大道、滹沱河了。
近几年新修了正定东门,那是真的太新了,也正因为这个“新”导致我一次都没过去“考古”。西门和北门我倒是去过几次,已经是断壁残垣,不可攀登了。所以九楼剩其三,便是说的长乐门的门楼、迎旭门的门楼以及南门正对的阳和楼,这三座楼都是可以免费登上的。
正定南门这两年被定为正定灯会主会场,也让许多游客从此认识了正定南门和正定城墙。这座明代城池也进入了越来越多游客的视野。
刚刚提到了,正定南城门叫长乐门,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呢?正定古城自古就为交通要道,军事地位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也是烽火不断。命名为长乐大概人们是期盼这片土地远离战火,长治久安,安定欢乐。正定南门有完整的瓮城和月城,南城门内门上嵌有三关雄镇的匾额,东侧瓮城门嵌有迎薰匾额,月城门上嵌有九省通衢的匾额。
南门的瓮城很大,地面平整,许多正定的演出活动在此举办,当然如此平整的地面也是近几年修缮的功劳。相较之下,月城中还有一些大石板路和土路,瓮城门和月城门下的过道还有不少被磨光的车辙印迹。
月城的城墙要比瓮城的矮一些,只有一路石阶可供上下,位置在月城门内东行30米。此城墙与主城墙及瓮城墙是不通的。在正定南门的阴面,有东西对称有石阶,可以登到主城墙。主城墙连接着瓮城墙,可以环绕瓮城一圈。城门楼之前开放过一段时间,里面放的是一些正定南门修复的资料以及一些古城建筑资料,近两年一直都是关闭状态,其实没有什么可看的,遇到没有开门不必遗憾。瓮城南侧城墙下有一小门,是近两年才开设的“正定城墙博物馆”,里面只有一些城墙资料和照片,同样没什么看头。
南门城墙向西几十米即被截断,向东则可以走1里地有余,而我也只在2024年灯会时走到过尽头(今年我还没去),尽头处有台阶可下城墙。如果不下城墙,听说可以继续向北再向东再向北通住正定东门,我还没有亲自走过。
正定东门名迎旭门,其内城门嵌有“光含瀛海”的匾额,瓮城门的匾额则书有“含翠”二字。清朝时东门改迎旭门为含翠门,这与此匾上的题字有关,因我只是坐130路经过几次东门,并未停留,所以不做过多陈述。
正定西门名镇远门,西城门内门镶嵌有“秀挹太行”的匾额,瓮城的匾额上书有“挹蓝”二字。镇远门附近修建了镇远门遗址公园,对镇远门的历史文化有一些文字描述。但因没有完整的瓮城月城,也不可登上,附近并没有多少游客,只有一些附近晨练和遛狗的市民在此活动。个人认为没必要专程来看,如果走到王士珍故居(王家大院)或莲池公园,那就离西门不远了,可以顺便转一圈。
正定北门名永安门,北城门内门嵌有“拱护神京”的匾额、瓮城门嵌有“展极”的匾额、月城门嵌有“畿南保障”的匾额。和西门一样不可登上,同样修建了北门遗址公园供市民活动。
如果你有机会环城墙外一圈,你会发现城墙上有许多被水泥封死的小门洞,附近还写着“国防工事”之类的字眼,没错,这就是当年的防空洞。而正定东门附近,还藏着一座绝密军事工事——4号山地下工事,只是目前还没开发好,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