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改变生活

科技公司如何用“方便”绑架了你的生活?

随笔来源: 钛媒体 877℃

摘要: 当我们使用一款产品的时候,通常注意到的是种种方便,但看似无害的便利,其实是科技抓住了我们心灵的弱点。他们总是把用户一时冲动的选择放在首位,诱导用户停留在自家产品里。

科技 公司 生活
  钛媒体注:本文由钛媒体编译自连续创业者、谷歌前设计伦理学家(design ethicist)Tristan Harris发表于Medium的文章。岳恒/翻译,Joyce/编辑。

过去三年里,我在谷歌当一名设计伦理学家,职责就是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保护十亿用户的心灵免受科技劫持。

什么是劫持?当我们使用一款产品的时候,通常注意到的是它可以为我们带来的种种方便,但看似无害的便利产品的另一面,其实是科技抓住了我们心灵的弱点。

我学过一点魔术,当时我从中学会了如何从人们心灵的弱点出发去思考。魔术师们会寻找人们感知能力的盲点、弱点和极限,影响甚至操纵那些蒙在鼓里的观众的思想。产品设计亦然,但并非每家公司都能“不作恶”。

科技 公司 生活
  一、菜单万岁

整个西方文化的基础在于崇尚个人选择和自由。人们不计其数地为了自己的自由选择权而奋起反抗,但却很少有人意识到,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手机、电脑上的菜单,恰恰反映的是在科技面前,我们其实没有选择。

产品设计师们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方,就在于给用户呈现出许多选项。用户们乍看之下觉得自己能够“自由“选择,然而菜单的结构早就经过精心设计。无论你怎么选择,都逃不出设计师的“魔掌“。

看到眼前手机或电脑上的菜单时,相信你很少会问这样的一些问题:

“这个菜单上是不是少了什么?”

“为什么只有这些选项而没有其它的?”

“我知道设计师背后的目的吗?”

“这个菜单真的有助于我满足自己的需求吗?又或者,这些选项实际上是用来分散我的注意力的?”

比如以下这些种类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牙膏。

  高露洁和佳洁士请发广告费

  这个“牙膏”菜单提供的选项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思想,让我觉得“我的牙膏真的用完了”?

又比如,你和朋友们晚上打算出去逛逛,想找个地方继续你们的谈话。于是,你打开手机上的Yelp(相当于美国的“大众点评”)来看看有没有好的酒吧推荐。Yelp上当然有一长串的酒吧推荐。于是,你们这群人就变成了各自盯着自己的手机研究哪个酒吧最好。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那份推荐清单和你们出来玩的初衷到底有多大联系?

问题并不在于酒吧到底是不是一个谈话的好地方,而在于Yelp在你不经意之间就把关键的问题从“哪里适合我们坐下来聊聊”替换成了“哪个酒吧拍的鸡尾酒照片最好看”。

操纵你的心,只需要一个精心设计的菜单。

不仅如此,你们会不自觉地认为Yelp提供了所有可供选择的去处。当你们低头看手机的时候,你们不会注意到街道对面的那家酒吧正有乐队在做现场表演。你们也不会看到,街那头的展廊正为参观者提供咖啡和小吃。因为这些都不会出现在Yelp的菜单上。

科技 公司 生活
  你选择恐惧症了没?

科技在几乎各个领域(信息、事件、去处、朋友、约会、工作)给予我们的选择越多,我们越会觉得手机简直是丰富自己生活选择的神器。

真的是这样吗?

选择最多的不一定是最有用的。 当我们盲目地接受那个被安排好的菜单的时候,往往就忘记了去辨析其中的差别。

“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变成了一个新闻推送组成的菜单。

“谁还是能跟我约会的单身狗?”变成了Tinder(国外著名约会软件,类似陌陌)上的一张张照片。

“我必须回复这封邮件。”变成了一个由键盘组成的菜单,而不是面对面的交流。

所有的UI界面都是菜单。试想,如果一个邮件客户端问你的是想打电话还是发邮件,而不是“你打算回复什么内容”,世界会怎么样?

我们早上醒来,首先看到的就是手机上的一系列提醒。我们的选项一开始就被局限在了“我昨天错过了什么事”里。

通过大量的推送信息,科技成功地劫持了我们的感知能力和选择能力。我们越是仔细地观察那些提供给我们的菜单,就越是容易发现它们并没有提供我们需要的选项。

科技 公司 生活
  二、在你的口袋里放个摇奖机

如果你要开发一个App,你该怎么留住用户的心?答案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摇奖机。

培养习惯,让用户每天需要打开你150次。你从来不会想,为什么要一遍遍地打开同一个应用?我们真的做了150个有意识的选择吗?

摇奖机利用的心理学效应叫做“间歇可变报酬”(intermittent variable rewards)。

如果设计师想要使应用的“成瘾性”最大化,需要做的就是把一个用户的动作(比如摇奖机的拉杆)和一种可变报酬联系起来。 拉动一下拉杆,立刻收到一个激励性的奖励(比如金币),当然也有可能什么都没有。当这种的报酬可变程度达到最大时,你的吸引力就达到顶峰。

这种效果非常显著。在美国,摇奖机带来的收入比篮球、电影和主题公园加在一起都要多。纽约大学的Natasha Dow Shull教授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形式的赌博,人们对摇奖机上瘾的速度要快3到4倍。

可悲的事实就是,当今这数十亿人口袋里都装着这样的摇奖机。当我们从口袋里拿出手机时,我们其实就是在玩这种可变的摇奖。

刷新邮件的时候,你在猜下一封会是什么内容。

刷新Instagram的时候,你在猜下一张图片是什么。

在Tinder上翻阅匹配的约会对象时,你就赌上了自己的爱情。

移动应用和网站处处设置了这种间歇可变奖励,因为这有利可图。

但在其他一些情况下,摇奖机的出现也可能是个意外。比如,开发邮件客户端的公司并没想把自家的应用变成一个摇奖机。我们一次次刷新邮件并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没有哪家公司从中受益。苹果和谷歌的设计师们也没想把邮件客户端设计成摇奖机的形式,这纯粹是个意外。

但现在,科技公司有责任减少摇奖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通过合理的设计,尽量把间歇性可变奖励变得不那么诱人、减少不可预测性。他们也可以让用户选择只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查看“摇奖机”,把提醒消息打包提供给用户。

科技 公司 生活
  三、“万一错过了什么呢?”

应用程序和各大网站劫持用户大脑的另一个手段,就是利用你的FOMO心理。Fear of missing out,万一刚刚错过了什么重要的是新闻呢?

如果我设法让你相信,我可能给你带来某些重要信息或贵人,你就很难下决心把我彻底关闭,因为你总会害怕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信息。但是,只要仔细观察这种担忧,你很容易就会发现,它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停用某些服务,就总会错过某些“重要”的事情。

少上六个小时微信,可能会错过刚好路过附近摇一摇的梦中情人。

少刷六个小时微博,可能就失去了第一个心疼胡歌的机会。

但是,生活的目的并不是担心错过任何东西。

只要你尝试克服这种所谓的担忧,比如过上一天没有电话没有通讯的日子,你就会很快发现,那些脑补的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

我们不会错过没看到的事情。 这种FOMO心里只存在于你下定决心断网的前一刻。

如果科技公司们也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主动帮助我们更好地协调生活和工作,以“我们想做什么”而不是“我们错过了什么”为核心来设计交互界面,生活会变得更加简单而美好。

科技 公司 生活
  四、社会认可

这大概是人类最需要的一种感情了。

我们都需要社会认可,需要归属感,需要被同龄人、同学、同行认可,这是人类的最大动力之一。但现在,获得社会认可的权力掌握在科技公司的手里。

当我被朋友艾特的时候,我会觉得他有意识地想要把某些内容呈现给我。但我没有意识到,像Facebook这样的公司也是通过精心策划内容来有意识操纵我的行为。

像Facebook和Instagram这样的公司,可以通过自动提示图片中包含的用户来鼓励用户去艾特其他相关用户。所以,当我的朋友艾特我的时候,他其实是响应了Facebook的提议,而不是他自己独立自主做出这个动作。

科技 公司 生活
  通过类似这样的设计,Facebook操纵了数十亿用户需要的社会认可度。

Facebook使用这样的自动推荐系统来促使用户艾特其它用户,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外部性,还有干扰。

更换头像也是一回事。Facebook知道,我们的社会认可感来自“朋友们喜欢我的新头像”,所以把“好友更换了新头像”的提醒放在了更高的优先级上。也就是说,这个提醒会在我们的新鲜事页面上停留更久时间,方便更多的朋友在下面留言评论。每次有用户评论我们的新头像,我们就被拉回Facebook一次。

人们对社会认可感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但某些人对它的需求更为强烈。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认识到设计师对这一弱点的操纵。

科技 公司 生活
  五、有来有往

这回你帮了我,我就欠你一个人情。

你说“谢谢你”,我就得说“没关系”。

你给我发了一个邮件,我要是不回复就会显得很不礼貌。

你关注了我,我不回粉就是不友好(这点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

我们都必须报答其他人的“恩惠”。就像社会认可感一样,科技公司已经能够在这个层面操纵我们的体验。

最明显的例子是LinkedIn。LinkedIn希望用户为彼此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义务,因为每一次用户回应这样的社会往来(接受邀请、回复信息等),他们都必须回到LinkedIn网站,然后在上面花更多的时间。

就像Facebook,LinkedIn也利用了感知能力的不对称性。当你收到某个连接邀请时,你觉得那个人是自己决定要和你联系的,而实际上,他们可能只是不自觉地响应了LinkedIn给你发的推荐好友。换句话说,LinkedIn把你原本不自觉的想法变成了一个社会义务,让数百万人“自觉”地回报你那些实际上并非自觉做出的操作。

用户在网站上花的时间越多,LinkedIn从中取得的利润也就越大。

想象一下,每天有数百万人就因为这样的提醒被打断思考,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在各个应用程序之间来回切换,为的只是礼貌回应所谓的信息。这一切,却是某些公司设计出来用于自己营利的手段。

恭喜你,这就是社交媒体的真相。

科技 公司 生活
  六、自动=无底洞

视频播放结束后的倒计时之后,Youtube会默认设置自动播放下一个视频。

同理,另一个“绑架”用户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一直停不下来地消费,哪怕他们自己早已不需要。

怎么做?把一个有目的、有穷尽的用户体验变成无底洞。

康奈尔大学的Brian Wansink 教授曾在一个研究中证明,你可以用一个能够自动添满的碗让人们在吃饭的时候一直喝汤。有了这样的“无底碗”,人们吃掉的卡路里比平时多了73%,同时低估自己的卡路里摄入,差距足有140大卡。

科技公司也是一样。新闻一波接着一波,滑动到底部就会自动加载更多内容,所以你永远翻不到底。这也是为什么Netflix这样的社交媒体网站会设置自动播放下一个视频,除非你主动做出操作。这些网站流量的一大部分就是自动播放带来的。

科技公司往往声称这样做只是为了让用户体验更加美好,为的都不过是盈利而已。

你能怪他们吗?谁让用户的时间正是他们竞争的关键。

科技 公司 生活
  七、用即时推送打断生活

商家深知,及时推送、打断用户的信息比延迟出现的提醒更加容易引起注意。

举个例子,微信这样的聊天软件都是设计成能够立刻向用户推送提醒的,他们并不在乎用户的注意力。也就是说,打断人们的思考对公司来说有利可图。

即时打断也能让用户感受到事情的“紧急性”和“重要性”。 比如,Facebook会自动告诉对方你已经“阅读”了信息,而非让你选择是否告诉对方你已经看到了信息。潜台词就是:

现在我知道你看到我的消息了,你总不能不回复吧?

在这方面,苹果的设置更加尊重用户的选择,让你可以关闭“已读提醒”。

问题在于,这些处处写着“现在”、“立刻”、“马上”的提醒,每天打断着全球数十亿人的日常生活,这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科技 公司 生活
  八、被无限加成的个人需求

应用程序绑架你的另一种方式,是把你打开它的需求(比如本想进行某一项操作)和它们的商业需求(让你消费尽可能多的内容)捆绑在一起。

举个例子。比如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去实体零售店的两大原因是买药和买牛奶。但是零售店想要最大化自己的营业额,他们会怎么做?

他们选择把药柜和牛奶放在超市的最里面。换句话说,他们把顾客的需求(药和奶)跟自己的商业需求捆绑在一起,让你在购买必需品的过程中多花了额外的时间耗在店里。如果商店真的想帮助人们,显然他们应该把卖的最好的东西摆在最外面。

科技公司也如出一辙。当你想在Facebook上看今晚有啥活动时——记住,这是你一开始的需求——Facebook并不会让你直接看到你要的信息,而是先给你推送一堆有的没的的新闻。Facebook希望你能在他们的应用上停留尽可能多的时间,这是他们的需求。

九、故意让你“不方便”

“如果不喜欢,你可以随时退订。”

“如果不喜欢,你可以更换另一个产品。”

“如果对我们的应用上瘾了,你可以随时卸载它。”

我们总是能看到上述表达。但是,商业公司自然想要让你更方便地选择他们希望你做出的选项,于是让“选择他们不喜欢的选项”这个过程增加困难。《纽约时报》网站允许你“免费”退订新闻,但这并非点一下“退订”按钮就完事,他们会给你发邮件告诉你,你得在特定的时间打电话才能退订。

好吧,起码退订的确是免费的。但是,这些选项的难易程度不难看出商业化运作的背后原理。

科技 公司 生活
  如果实现告诉你某个网站的“小”调查其实长达三页,你还会打五星好评吗?

十、预测错误

App还可以利用人们无法准确预测点击后果的弱点。

人们不能靠直觉预测到点击一个链接的真正代价。销售人员正是利用这个原理,使用循循善诱的手段,引诱客户从小成本的尝试开始,一步步达到自己的目的。

几乎所有约会网站都利用了这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Medium等平台在每篇文章顶端添加了一个“估计阅读时间”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你告诉人们真正的代价,你就是在尊重每个人的知情权和尊严。

怎么办?

类似的手段成千上万,而且还有大量相关书籍、培训班充斥市场,都在教企业如何对用户耍这些把戏。

终极的自由在于一个自由的头脑。我们需要的科技,应该帮助我们自由地生活、感受、思考。

我们需要智能手机,需要提醒信息,需要浏览器来扩展视野,协助维持人际关系。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科技公司把我们的价值而非一时冲动放在用户体验的首位。 时间是无价之宝,我们也应当像保护隐私等权利一样,认真地保护人们在数字时代的更多权利。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239.html

若非注明,本站所有文章版权均为谢比特所有,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出处!